中新网吉林新闻5月9日电(苍雁 王聪)近日,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介绍“她的故事”,致敬该院老法官们。
该院刑事审判庭三级高级法官陈晓静,用三十余载光阴书写了司法工作者的坚守与传承。
陈晓静在回顾工作填写考核表时不禁感慨:“已经三十六年了”。时间倒回1989年,初入法院的她从书记员做起,在简陋的办公环境下,仅凭一支笔、一本卷宗,将每件案件细致入微地记录归档。
从书记员到审判员,从司法新兵到办案能手,陈晓静的成长既源于自身努力,更得益于老法官们的薪火相传。他们不仅传授法律知识,更倾囊相授各类案件的应对智慧。
面对疑难案件,陈晓静反复审阅卷宗,夜深人静时仍在推敲案情细节。刑事审判关乎人身自由,为确保不超期羁押,她时常深夜折返法院核查刑期。这样的工作状态,在该院法官群体中绝非个例——梳理案件、撰写文书,24小时总觉不够用。
在审理一起涉毒案件时,怀孕的被告人带着七岁孩子,生活陷入困境。陈晓静先后资助其两千余元,这不过是她司法温情的寻常注脚。为刑满人员购买返乡车票,不仅是她这样做,这已成为该院刑事审判庭传承数代的传统,彰显着法律刚性之外的司法温度。
身处信息化浪潮中,陈晓静虽然打字速度不快,但从未让自己的助理、书记员打审理报告和判决书,总是亲力亲为。“都是自己的孩子,他们还有更多要学。”陈晓静这样说。面对大家咨询问题她耐心解答,被人帮助时她一定真诚致谢,处理案件时她总是换位思考。
三十六年如一日,为百姓排忧解难,陈晓静力求每一份判决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