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3月5日电 (谭伟旗 宋兴雯)近日,敦化林区基层法院刑事审判团队创新打造“法治光影课堂”,将动画电影相关片段转化为生动教材,通过“沉浸式观影+互动式释法”的双轨教学模式,为敦化市第六中学生的法治认知开启全新维度。
当天,“魔童标签背后的法理思辨”专题课堂上,授课干警以哪吒被污名化的经典片段为切入点,通过“角色共情—行为解构—法理阐释”的三维解析框架,引导在场200余名学生深度思考校园暴力治理命题。
同时,干警通过大数据呈现的真实案例,学生们直观看到言语欺凌、网络暴力等新型霸凌形态的司法认定标准,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九条在现实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当遭遇社交排斥时,是选择哪吒式的激烈抗争,还是敖丙式的理性沟通?”随着授课干警抛出思辨性问题,现场展开热烈探讨,学生们争相发表见解:“要像哪吒一样勇敢说不,但更要像敖丙一样智慧应对”“及时向‘太乙真人’(老师家长)求助才是正确选择”“我们要组建‘山河社稷图护卫队’,共同抵制霸凌”等充满创意的回答,展现出法治教育的显著成效。
“这种将国漫IP与普法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形式,让法律知识真正入脑入心。”校方负责人在活动后评价说,授课突破传统说教模式,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律解读”三维互动,使学生在艺术共鸣中领悟法治精神。既引导其效仿“敖丙”的守法明理,做崇法向善的模范;也鼓励学习“哪吒”的维权意识,成为善用法律武器的少年卫士。
下一步,该院刑事团队将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工程,通过设立校园法治观察员、创设少年模拟法庭等创新形式,实现法治教育从“单向输出”到“双向成长”的转变。重点打造“法治教育+”新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网络空间治理等新时代议题融入课程体系,以更富创意的普法方式,为青少年撑起法治成长的蔚蓝晴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