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2月27日电 (谭伟旗 翟丽娜)近日,面对未完工的婚房与焦灼的当事人,龙井市人民法院法官深入施工现场,以高效调解为当事人按下矛盾纠纷“终止键”,让司法为民理念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据悉,2024年5月,原告业主满心期待与被告装修师傅签订了装饰装修合同,计划将婚房交付被告装修,并将装修款全数交付,却因工程延期导致婚期取消,从而激化矛盾,原告气愤不过,诉至法院。
诉讼中,被告拒不到庭参加诉讼。为了确认已装修部分的工程价值,原告申请了司法鉴定。承办法官考虑到鉴定费用、装修费用、房屋面积以及被告的经济赔付能力,决定于抽选鉴定机构前再次尝试一次调解。
近期,法官与双方当事人在布满建材的施工房屋内一点一点实地勘查。从墙面瓷砖的缝隙,到水电线路的走向,每一处细节都成为了厘清责任的“证据链”。
围绕最终的装修价值,法官以合同为尺,以情理为秤,经反复沟通,被告最终同意退还房屋装修款,一纸合同纠纷被成功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承办法官表示,面对民生“小案”,法官不仅要通过现场勘查“找病根”,同时要善用调解艺术,让群众在高效解纷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既减轻当事人诉累,又节约司法资源,最终实现双赢、共赢、多赢。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用行动诠释“如我在诉”的为民初心,生动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法治的力量照亮万家灯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