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2月18日电 (谭伟旗 于丰瑞)近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孙畅接到申请执行人张某打来的电话,让一起陷入僵局两年的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悉,2022年,吴某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同乘人张某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吴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法院依法判决保险公司及吴某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及时履行了赔付义务,但吴某却以经济困难为由迟迟未履行。无奈之下,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官发现吴某除已被冻结的保险赔偿款外,名下确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在向张某发放部分执行款后,案件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简称“终本”)。对张某而言,未兑现的赔偿款始终是心中的一块石头;对吴某来说,未履行的义务也成了压在身上的一副重担。
“终本”并不意味着执行程序的结束,更不是法院的“放弃”。案件“终本”后,执行法官始终未停止对吴某的督促。一次次的电话沟通,法官既讲清不履行欠款的法律后果,也倾听吴某的实际困难,引导其正视责任、积极筹款。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吴某一次性支付钱款,张某自愿放弃剩余款项,纠纷彻底化解。至此,该案顺利执结。
执行法官表示:“案件终本不等于案件结束,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全力推动履行。当事人的理解与配合,往往能让‘死结’变‘活扣’。无论案件走向如何,请相信法院始终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而每个人的诚信与善意,终将让纠纷化解之路洒满阳光。”
法官提醒:终本≠结束:终本后,法院仍会定期核查被执行人财产,申请执行人发现新线索也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诚信履行是正道:被执行人应主动配合法院,逃避执行将面临信用惩戒、司法拘留甚至刑事责任;和解共赢促和谐:执行过程中,双方可灵活协商履行方案,既能减轻被执行人压力,也能让申请执行人早日权益兑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