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汪清林区基层法院与新林派出所携手合作,成功调解了一起由小区停车位引发的邻里纠纷。
据悉,张某与王某居住同一小区,某天,王某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未携带身份证件,急匆匆赶回家,见到路旁的停车位有空缺,便打算暂时停在这里,取下证件便立刻离开,而且自己车上留有挪车电话,若对方确实着急,自己也会立即下楼挪车。
王某在找到证件后,下楼发现自己的车竟不翼而飞,于是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原来,张某在送孩子上学后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车位被占,一气之下便联系了拖车服务,将王某的车拖走,并将自己的车停放好后离开了。
接到报警通知后,当地派出所迅速行动,查明了邻里双方情急之下引发的误会事件。鉴于双方情绪激动,警方立即启动了法律与警务的联动协调机制,迅速与汪清林区法院取得联系,希望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妥善解决这一纠纷。
为了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和纠纷,并且恢复彼此间珍贵的邻里关系,法官当即和主办民警展开协作,及时了解双方的纠纷情况,并联席双方当事人前往新林派出所,共同参与调解工作。
在法官和民警的不懈努力下,通过近一个小时的耐心沟通和法律指导,王某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当行为,并表示悔意最终,张某和王某达成了和解,并友好地握手。
至此,一场剑拔弩张的“车位争夺战”在法院与派出所的联动协调下,得到了妥善化解。
该起纠纷的成功化解不仅是该院前端治理工作缩影,更是构建社会协同解纷力量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坚持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抓前端、治未病”司法理念,加强“法”“警”协同联动,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在诉讼前端得到有效化解,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贡献司法力量。(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