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法制

六旬老友大动干戈!长春经开法院调解握手言和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8日 09:43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

  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18日电 (谭伟旗 吴丹)近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化解了一起身体权纠纷案件,通过调解,让一对“老朋友”重拾友谊,握手言和。

  据悉,家住同一个小区的张某和刘某都已年过六旬,退休后成了“球友”。今年6月,二人在打球过程中产生了冲突,刘某用台球杆将张某头部打伤,张某为此花费了医疗费用。后张某将刘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损失。

  该院受理案件后,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开庭调解。开庭当天,原告张某委托自己的儿子张某某来开庭,刘某则是和老伴一起来到法院。

  见到法官后,刘某止不住的委屈,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是对方挑衅在先,张某某也半句不让,眼看着双方矛盾将再次升级,办案法官急忙先请张某某出去,单独做刘某的调解工作。

  但是,刘某越来越激动,竟然浑身抽搐,无法沟通,幸好刘某的老伴在场,慢慢安抚了刘某的情绪。看刘某情绪慢慢稳定,办案法官向刘某解释了案件的情况和法律规定,指出这种情况,双方存在互殴,就都存在过错,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予以赔偿。刘某和老伴也认可应当赔偿,但对方要求过高,让他们无法接受。

  见此情形,法官又到门外与张某的儿子沟通,指出其父亲亦存在过错,双方的矛盾不宜继续激化下去。

  最终,张某的儿子同意对方赔偿。见张某一方愿意降低诉讼请求,刘某的老伴很感动,立即拿出手机向张某的儿子转账,张某某收款后也主动向刘某道歉,并承认自己的父亲也有错,考虑到刘某的身体状态,主动提出立即撤诉,减轻双方诉累。结束后,张某某还搀扶刘某一起走出了法院。

  几天后,办案法官从张某某处得知,刘某和张某回去之后约见了一面,双方已经消气和解,和好如初。

  该案的顺利解决,得益于法官的耐心调解,以“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理解当事人,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解,不但从根本上解决纠纷,更能解开双方当事人的心结,彻底化解双方的矛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