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树市人民法院积极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执行局副局长贾建民,成功运用“终本清仓”机制,为三起已陷入终本困境的民间借贷案件翻开了新篇章。
据悉,张某因资金链断裂,频繁地向好友祖某、王某、张某某等人借款,却未能如约偿还,面对张某的失信行为,祖某等人无奈之下,选择诉至法院。该院依法判决张某偿还债务,但执行之路却远比想象中坎坷。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张某仿佛人间蒸发,对执行通知置若罔闻。执行局依法对其账户进行了冻结,然而,张某名下却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案件因此陷入了僵局,被迫转入“终本”程序。
虽然案件转入“终本”程序,但执行法官并没有就此放弃,通过与申请人建立紧密联系机制,定期询问张某的动向,利用网络查控等手段对张某的财产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排查,排查过程中执行法官发现张某虽然表面上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私下里却与一些亲友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往来。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申请人拨通了执行法官的电话,称在家中意外发现了张某的身影。接到消息后,执行法官立即组织团队、迅速出击,成功将张某从家中拘传至该院,为案件的执行打开了突破口。
张某在被拘传后仍抱有侥幸心理,企图以种种借口逃避执行。面对张某的顽抗,执行法官耐心地向张某解释了拒不执行判决的严重后果,警告其“执行”与“执刑”仅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在法律的威慑和执行法官的劝导下,张某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配合执行工作,联系自己的亲属,筹集了款项用于偿还债务,并同意将郊外一处即将拆迁的平房转让给亲属作为剩余债务的担保。至此,关于张某借贷纠纷的三起案件顺利执结,案结事了。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秉持“如我在执”司法理念,加大“终本清仓”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终本积案实质化解,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口袋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谭伟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