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5月20日电 (谭伟旗 李郴)近日,长春新区人民法院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申请执行过程中,前移执行端口,推进“执前督促+执前和解”新模式,成功化解案件,变“末端执”为“前端治”。
据悉,该案件为吉林省某科技有限公司与吉林省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同纠纷,因被告到期未履行合同义务,原告吉林省某科技有限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为避免后续财产脱控,原告向法院提交了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对被告银行账户进行保全冻结。
材料移交保全组后,执行法官王庆岐向银行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成功冻结了被告名下的银行账户余额。
在发现被冻结后的第一时间,被告主动联系了执行法官。经法官向被告多次释法明理,被告知晓了自身应当履行的义务,主动与原告沟通商榷。
最终,双方在执行法官的工作下握手言和,且被告直接履行了全部款项,同时原告也向该院提交了解除保全申请。法官收到申请后,迅速作出解除保全裁定,将查封、冻结的被告财产全部解除保全。至此,一场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此次诉讼保全通过执行前端做工作,促成诉讼案件调解结案并即时履行,是该院执行局开展“调立执一体化”工作机制,将执行职能主动向前延伸,加强矛盾纠纷全流程接续治理,实现审判、执行无缝衔接的生动体现,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实现最大程度节约司法资源。
下一步,该院将坚持“如我在执”的为民情怀,进一步创新保全释明、执前解纷工作机制,为执源治理注入新动能,全力为长春新区营商环境提供最有力的法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