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法制

榆树法院判后答疑:让百姓打明白官司!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6日 10:39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

  近日,榆树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刘思慧审结了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办案法官通过判后释明,让败诉方理解了败诉原因,积极与胜诉方达成和解,履行了给付义务。

  据悉,原告葛某在被告邢某处租赁住房一处,租赁合同约定租期内的取暖费由邢某负责。租赁期限内,因邢某未交纳取暖费,房屋内温度过低,葛某要求解除租赁合同,返还剩余期限内的租金及押金。

  对于解除租赁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葛某随后也腾空了房屋,但是在租金及押金返还过程中,邢某提出屋内设施有损坏,要求葛某赔偿,双方因此产生争议,葛某诉至法院。

  办案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诉争标的额较小,但双方矛盾很大,法官本着能调尽调的的原则,在了解双方矛盾点的基础上,在庭前及庭审过程中积极组织双方调解,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宣判后,邢某立即向办案法官表示要上诉,因邢某在外地,办案法官通过电话向邢某详细解释了如何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以及判其返还租金及押金的理由。通过半个小时的电话沟通,邢某表示认可判决结果,请法官组织调解,能否减少返还数额。

  通过办案法官与葛某沟通,葛某也放下了情绪,同意了邢某提出的和解数额,邢某当天即向葛某履行了给付义务,双方握手言和。

  判后释明工作机制对于提高服判息诉率、降低案件比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多数“法律小白”的当事人来说,由于理解局限、认知差异或败诉带来的负面情绪等原因,导致对纸面判决书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容易造成败诉方不认可判决。

  法官释明答疑的过程,就是将书面的法律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促进案结事了,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打官司。

  该院始终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严格落实《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判后释明工作的规定》,将释法明理贯穿诉讼全过程,注重判后答疑工作,使当事人更加理解判决背后的法理依据,积极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裁判,促进案结事了人和,不断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谭伟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