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

长春市:促进劳动力就业奠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压舱石”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30日 14:31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思博

  长春市把劳动力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多措并举,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4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89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来(留)长6.68万人,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压舱石”,为长春在东北全面振兴中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家门口”就业市场让劳动者享受“掌心里”就业

  “拿手机登录就行?出来了!还真挺准,它是怎么知道我想找啥工作的?”前不久,市民宋晨在线下招聘会上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只需用手机登录长春就业创业网,瞬间享受“掌心里”找工作的快捷体验。

  为促进、保障、引导劳动者自主择业,长春市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市区两级人社部门以“现场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在“家门口”搭建免费岗位供需平台;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依托“96885吉人在线”、直播带岗等线上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市场等线下平台,多渠道归集、整理、发布岗位信息,促进企业和求职者快速精准高效对接,帮助2336家民营企业发布岗位13445个,招聘4180人。其中,二道区成功打造“5分钟就业服务圈”,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9个街(镇)人力资源分市场、54个社区就业服务站和两处“零工驿站”,让家住二道区荣光街道的方明加在‘家门口’的招聘会上获得就业指导老师的辅导,找到了专业对口企业;朝阳区、南关区开展了“就业超市”“政校企+N”等特色服务,为群众创新打造“家门口”的就业市场、提供“掌心里”的就业服务。

  坚持“一对一”服务破解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用工难”

  “过去一年,人社专员‘一对一’深入企业服务,收集我们的问题诉求,帮忙解决了招工、留才、补贴申领等多方面问题,让企业用工活力充分释放。”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的话,折射出长春市精准施策,破解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难题。

  为保障和对接企业用工需求,长春市人社局制订出台了《长春市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若干政策措施》,开展“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活动,聚焦全市1098户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的迫切之需,持续“一对一”提供用工、人才、培训、劳动关系等服务保障,收集到问题诉求1034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986件;开展“访企寻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着眼服务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用工,主动到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寻岗位,及时归集用工需求,全力解决大项目“用工难”问题;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汽车、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30余家单位和行业组织与15所中高职院校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对接人才供需信息,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产教联合体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上半年,发放交通补贴、务工补贴39.6万元,用“真金白银”留住687名外地人员在长务工;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从最高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企业吸纳社保补贴、初创补贴2亿元。

  织牢“保障网”以就业奠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压舱石”

  长春市人社部门在保障企业用工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持续实施的“安心就业”提升工程,推动百万大学生留长、百万产业蓝领人才培养“双百万”人才集聚工程,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需求。

  上半年,共组织1497家(次)企业,开发优质岗位5846个(次),开展“五优”服务进校园招聘活动60场,为企业引留大学生近1.1万人。为解除企业用工的后顾之忧,长春市重点完善了“三方六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建设,即“职能部门+企业代表+劳动者代表”三方联调和“人社+法院+司法+工会+企联+工商联”六方联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形成市、县(区)、镇(街)、行业(园区)四级网络化调处体系,全市 177 个镇(街)、357 个社区成立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上半年累计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08件;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管理,全市共计44个建设施工项目选用工程担保保函替代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担保金额1.40亿元,直接为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1.37亿元。

  真心实意服务、“真金白银”支持、全力以赴保障,促进劳动就业正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长春在东北全面振兴中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