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

公主岭: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希望田野” 助力产业振兴、村民致富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3日 10:10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

  稳住粮食“压舱石”,守好百姓“米袋子”。近年来,公主岭市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产品供给,助力产业振兴、村民致富。

  眼下,正是夏管关键时期,公主岭市丞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旱稻给大地铺上了绿装,当地农民抢抓农时,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旱稻稳产丰收。

  走进公主岭市丞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农民们正在进行人工除草工作,阵阵稻香扑鼻而来。

  该合作社理事长王显武告诉记者,合作社采用的是覆膜滴灌旱种水稻的方式,将种子直接播种在旱田,全生育期不需要建立水层,实行旱种旱管,整个种植、管理环节都更便捷,在降低劳动力投入的同时,还能有效保障稻米的产量持续稳定。

  “我们从2020年开始种植这种旱稻,开始时试种了两亩地,我感觉特别好。稻子以前在水里,特别凉,现在拿到旱地来种、覆上地膜,米就不是那么凉了,吃得特别有口感。”王显武介绍,这种旱稻从种到收不打一滴除草剂,因为覆地膜,草在地膜下都出不来,因为在旱地稻子不生虫子,也不用打虫药。

  用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新业态可持续发展,让旱地种出“稻花香”。围绕如何让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奔向百姓餐桌,该合作社又探索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并在长春开设两家粗粮面馆,将合作社种植的旱稻、小冰麦、玉米加工成粗粮食材,纵向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横向拓展农业功能价值,各种粗粮食品备受市场青睐。

  “今年种植47亩旱稻,产量是一公顷15000斤水稻,如果出大米能出10000斤大米。我在长春经营面馆,面馆也有盖浇饭,我们直接和面馆对接,真正做出绿色健康的食品。”王显武说。

  在模式创新方面,新质生产力正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该合作社成立以来提出股份合作加保底分红的经营模式,采用土地集中连片经营,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做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实现全程机械化服务,带动社员就业增收。

  据王显武介绍,现在合作社入股社员是158户,带动社员得将近100人。

  近年来,公主岭市以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聚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试验示范为重点,着力推动新科技的试验示范和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助力农民共同富裕。新技术的应用,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不断书写着公主岭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张开奇 丁伊雯 姜雨思 周林海)

  (图片来源:姜雨思/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