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3月2日电(石洪宇)吉林省蛟河市的“三早”项目建设已拉开大幕,当地全年谋划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13个,总投资135亿元,相关项目已开工建设。
2 月13日,位于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区的蛟河市金贵非金属废弃物加工有限公司开始了机械设备的检修工作,这标志着该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的石材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复工。早在2月11日,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3260万元的中吉高档板材生产加工项目也悄然开工,厂房主体工程收尾工作紧锣密鼓推进当中。
据了解,投资1.3亿元的鸿源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石粉综合利用项目计划4月份开工。至此园区内所有石材废弃物将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实现零排放,天岗石材的循环产业布局实现闭环,中国北部(蛟河)石材循环产业园区正式形成。另外,总投资3亿元的北部石材铁路物流建设项目完成选址,规划设计启动,这个项目的建设将打开天岗石材走向世界的通道。
蛟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在确保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下,项目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年初,当地谋划了今年的项目建设目标:全年谋划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13个,总投资135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16.6亿元,增长8%;一季度计划完成10579万元,同比增长423%;“三早”计划开工项目14个。
值得一提的是,多个重点项目在蛟河落地:首批投资6000万元的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蛟河创新产业园全产业链GMP车间启动改造,总投资8.5亿元的中能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4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和秸秆发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航空产业园开展选址工作。
蛟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工作节奏,但发展经济刻不容缓。1月31正值春节,蛟河市发改局迅速开展工作,先后两次核定100余个项目的开工月份和年度投资,落实一季度投资支撑,起草了《蛟河市投资增长专项攻坚暨“项目建设年”行动方案》,为新形势下的项目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蛟河市政务服务中心开通了网上审批通道。以往需要到窗口办理的手续获得了便利,可研批复手续就是其中之一。2月11日,蛟河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蛟河中信公司率先采用了这条渠道,建设单位在投递申报材料后审批部门立即委托咨询机构组织专家网上审查,2月25日项目单位顺利取得可研批复。2月26日,蛟河市实验幼儿园河南分园可行性报告也获得批复。
据了解,对于重点项目,蛟河市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保一统筹”要求,采取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重点项目协调会议来推进。2月9日,在第一次重点项目协调会议上,他们梳理出首季19个重点项目21个需要办理事项,并逐项落实办理事项清单、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对梳理出来的项目,同类型的集中处理。2月20日,集中审核了白石山污水处理、白石山变电站改造、漂河污水处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4个项目的规划调整事项,加快这些项目的手续办理。1 月12日刚刚成立的蛟河市项目中心工作迅速推进,到2月25日共办结审批事项13项。
另据了解,蛟河招商引资工作也在加快脚步努力前行。截至2月25日,在重点推进的32个3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中,已签约3个,计划一季度再签约4个。森林康养旅游小镇等4个项目已纳入省项目包装名录。
据悉,为追求高质量发展,当地计划聘请专业讲师进行专业指导授课,对近年较成熟项目进一步细化规范,新包装一批达到项目建议书水准的高质量谋划项目;委托第三方资质单位对医药健康、商贸物流、三产融合等领域进行深度策划,全面提升包装项目层次,力争将蛟河打造成为全省项目包装一流县市。(完)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
|